返回索引页

《英国即将崩溃!俄罗斯终将胜利!》

2022-10-21



英国政治
俄乌战场


Credit: 栗子

唐湘龙 00:31
好,欢迎来到龙行天下,我是唐湘龙,我在台湾,我在台北。今天礼拜五的时间,龙行天下的来宾是我特邀的固定来宾王孟源博士,来在我们线上的王孟源博士,孟源,欢迎。

王孟源 00:52
很高兴再和大家聊天。

唐湘龙 00:54
好,因为我在上个礼拜的时候我没有经过王孟源的同意,我释放了一点小小的讯息,我说本周王孟源,王孟源的单元里面有彩蛋,大家很好奇这彩蛋是什么呢?因为我本来以为王孟源会回到台湾,能够来到现场让我看到真人,但是很抱歉了,因为时间的关系,孟源有事情,所以还是没有办法来到现场,不过我们仍然透过视讯的连线请孟源跟大家解读一下最近的一些国际形势的转变。

本来你看到我们的标题,我想再外行的人也应该会感觉到乌克兰的战争,这场的俄乌战争已经到了关键的决战的时刻了,所有的准备动作看起来大战一触即发,会是在克尔松的这个区块。好,这个我们先放后面,因为在 12 个小时不到的时间出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变数。

英国政治



虽然大家都在预期英国的首相的特拉斯到底能够做多久,在这件事情上面来讲做文章的、开玩笑的、奚落她的...这新闻、这种的花絮太多了,但是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前两天都还把自己定位为一个 fighter,她不是一个quitter,她是一个fighter。但是讲完不到 48 小时他要请辞了。英国,英国在短短的 4 个月不到的时间里面,你看他的财相换了几个?他的首相换了几个?从脱欧之后英国已经换了第五个首相了,英国女王也换了。这个都是这四个月不到的时间里面英国政治的巨变,但是特拉斯毕竟在这种情况下面成为英国历史上最短命的首相,这个不是一件好玩的事情。对英国这个国家来讲,过去他的首相的任期向来比其他的内阁制国家要来的长一点,他起码比像是南欧的这些好,比如说意大利的首相要长命,比日本首相要长命,英国的首相其实相对来讲任期都还比较长一点,因此特拉斯这时候 44 天就下台,对英国的冲击是非常大的。这件事情来孟源怎么看?我们从这里开始。

王孟源 03:23
首先我认为英国之所以能够称霸,跟民主制度一点关系都没有,跟民选制度一点关系都没有。我想我以前已经谈过,在他们 1830 年选举改革法案之前,他们只有 3%,其实甚至可以说有几年是只有 2% 的人口能够有投票权,在 1830 年的时候,他已经很明显是世界霸主了。所以他这个成为世界霸主其实完全跟民选没有关系。而且他们的这个民选虽然演化了几百年,就是从大宪章开始演化了几百年,但事实上你如果真正去读的话,就会发现大宪章的文化跟历史基础是来自北欧,就是维京人跟 anglo-saxon,其实也是北欧跟德国之间的一些种族,他们的那种部族的选举制,所谓后来扯上希腊罗马的古典传承、文化传承,那是到了 18、19 世纪往自己脸上贴金的时候,才自己发展出一些历史学家来事后的改写历史,他甚至到 1875 年还是 1872 年选举才从公开转化成秘密投票。你回去看他的历史,就是 1830 年他选举改革之后,投票的人数达到了我想好像是全国国民、不是公民,全国国民的 14% ,从 2% 点多增加到14%。但是那个时候的投票依旧是公开投票,就是你到了投票所要把你的票拿出来给大家看。

唐湘龙 05:22
要亮票的。

王孟源 05:24
当然是当地的土豪或者是男爵,可以派一个主管在那边盯着你看这个,有没有乖乖照我讲的投票?所以基本上跟我们现在所想象的民选真的是一点关系都没有。你想想看,到 1872 年 1875 年,事实上英国的霸权已经开始盛极而衰了,已经开始面临德国的挑战。他们在 1870 年,普法战争之后德国统一,就成为比英国人口更多,陆军远远更强的一个强权。那时候英国已经开始担心被超越,所以你想想看,它真正开始有现代的民选制度有雏形,是已经开始盛极而衰采开始采行的。你怎么能够说这个对它的崛起有帮助呢?这基本上是他们在 20 世纪,尤其是因为要跟德国两次大战对抗,然后接下来在冷战要跟苏联对抗的时候,往自己脸上贴金的一种宣传手法,就是特别强调自己的这个民选制度的一个优越性。然后你比如说美国本身也是,党内初选也是到了 1968 年才开始有,在那之前党内完全是大佬搓圆子汤来选择候选人。所以你只要真正懂历史的就知道这个是骗人。

所以现在英国现在的乱,我为什么扯到这些呢?就是英国现在的乱,其实它的长期背景就是因为自己被自己的宣传忽悠了,所以真正相信这个民选制是万能药。在十年之前他们有一次政党轮替,就是 2010 年他们的保守党接替工党上台之后,虽然第一任的、当时的首相就是David Cameron,还算是有点常识的,就是不像现在我们看到这些小丑的首相,但是他的确也是相信这些自己的宣传,所以他做了很多改革。就是现在的英国的选举制其实都是很新的,都是过去 10 年搞出来的,然后公投也是过去 10 年才拼命搞公投,所以你看看现在英国出了一点问题,接下来很明显的就是要四分五裂了,这个所谓的苏格兰公投都是,第一次公投是 2014 年,对不对?这个都是很近的事情。所以正确的历史教训是你越相信这种所谓的民选,这个结果就越糟糕。

事实上,你去读古希腊历史也很明显的,苏格拉底在世前就可以告诉你这样子说,然后他因为这么讲所以被处死刑,然后柏拉图也这么讲,然后亚里斯多德不敢再讲了,但是你如果去看字里行间他所写的,他事实上也是很明显的这样看。为什么呢?因为老百姓的平均智商定义上就是顶多只有 100,然后他们花时间的专业绝对不是政治,所以非常的好骗。政治这个东西可以说是人类社会最复杂、最巧妙的事情,你必须要有很多经验,而且花时间跟精力去了解,会有很多反直觉的效应。这些事情我花了三四十年去研究,到现在都不敢说有完全的掌握,你一般的选民能够掌握到几成?连一成都没有,最后谁来决定?就是报纸。

英国的报纸也是最发达的,它光是小小一个岛国六千万人,有 12 个主流新闻系。那在这 12 个主流新闻系里面,有 10 个是支持保守党的,这 10 个支持保守党的主流新闻就是他们所谓的土豪派的最大政治筹码,因为它控制了 12 个主流新闻管道的 10 个,所以它完全掌管了保守党内部,还有对外的斗争。保守党内部其实派系虽然很多,但是远远最强大的就是这个土豪派,能够偶尔出来跟他斗争的还有两个派系,排名第二、但是比他弱很多的是伦敦的金融系。那么我们最近的这一次选举,就是在年中、7月的那次选举,7月、8月底、9月的那次选举,Sunak 代表的就是当地的昂萨金融系,你可以看到虽然他获得了较多的国会议员投票,但是一到了党员投票就一败涂地。为什么?因为报纸是掌握在土豪派,所以一般的党员都是照着土豪派的说法来投票,对不对?其实这里它还有第三个派系,但是这个派系在过去这三年比较销声匿迹,但是我觉得现在会崛起了。这个第三个派系就是白左派。白左就是美国发展出来做思想麻痹跟控制整个西方世界的一个新的宗教,过去 50 多年,五、六十年发展出来的。在英国,因为它是昂萨新闻洗脑造假新闻的发源地,所以反而对美国的这个白左教有最大的抵抗力。在整个西方世界里面,英国对白左教的抵抗力是最大,所以因为主要的新闻只有一个是属于白左教,就是卫报,所以通过卫报,他们控制了工党,工党的最大派系是白左派、白左教。白左教背后秘密结盟的当然就是国际金融系,也就是犹太金融系。所以现在你看工党的另外一个大派系是他们本土的工运,就是劳工、社会主义者。他前任的工党党魁是那一派,所以他一上任就被抹黑的一塌糊涂,因为他是真正照顾底层劳工福利的,然后处处被撤走,然后在 2019 年选举选的很差,因为所有的新闻媒体不只是保守党的,连应该支持工党的卫报都在背后对他捅刀,所以他就被推翻了。

然后现在上台的是 Keir Starmer。Keir Starmer 本身是犹太财团派来的,所以他现在掌握工党的就是白左犹太财团。我为什么要详细的谈工党呢?因为现在很明显的就是保守党不可能再赢得下一次大选。所以真正要掌权的下一任首相,就是不一定是马上的下一任,但是下几任首相下去一定是 Keir Starmer。所以到时候真正收拾残局的是美国和犹太财阀所掌控的白左。

唐湘龙 14:19
好,我打断一下,因为就在这短短的这两个月里面,一个英国历史上面在位最久的女王跟一个在位最短的首相同时发生而都过去了,这种的最长在位的领袖跟最短在位的首相同时过去,这种看起来是一个极端值。不过我相信对英国政治一定有一个很深刻的意义。在这一次特拉斯之后的英国政局会怎么样?两个问题,一个就是说特拉斯之后的英国的政局,你刚刚讲的那点我完全同意,就是说保守党下一次的选举只要解散国会之后再来执政,就不会是保守党,工党上来的机会是很大的,所以保守党无论如何这个时候看起来不会解散国会。所有的冲突内部处理,保守党一定还要拖,以拖带变。可是接下去的政局里面,第一个英国会怎么样?英国会进一步的崩溃吗?第二个就是说英国跟欧洲的关系会怎么样?因为最近光是英法的关系都变得很微妙。还有英国对中国、对中美之间的政治态度会有改变吗?

王孟源 15:31
好,你一连问了其实是 4 个问题。我一步一步来谈。第一个是保守党内部的演化。 5 天之前我在博客做上一次评论的时候,我还觉得最大的可能是赶快换 Sunak 上来。金融系来取代,但是我现在已经因为过去 5 天的新发展,我已经觉得那不再是最可能的发展。

唐湘龙 16:00
没错,Sunak 看起来不大。

王孟源 16:02
为什么呢?原因是这一次对 Truss 发难。就是 Truss 之所以出问题是并不是因为她自己一时高兴临时犯了什么错,而是她背后的土豪要求她做的事情,而且是过去四五年来就培养她所做的事。我先讲一下,Sunak 跟 Truss 都是在四五年前就被培养了成接班人。你如果去看他的履历的话,他们都是平步青云,莫名其妙就是从一个新的国会议员,然后就很快就被拔擢,一直拔擢到接班人的地位。这个是土豪派跟金融系都内部做准备的,才可能有出现。就是这些人根本没有什么功劳,也没有特别的才能,没有什么特别的履历,但是他们之所以被拔擢是因为他们对背后的财阀效忠,而且被选拔出来。当然幕后有很多政客拼命的要去找真正的权力阶级向他们效忠,但是呢,他们(Sunak 跟 Truss)是挑出来的。

因为土豪派一直在过去,自从 Johnson 之后就完全掌握了政权, Johnson 本身就是土豪派的代表,Truss 是原本就准备好的接班人。土豪派他们最关心的是什么?就是减税。当初2016 年为什么要脱欧?就是因为在 2016 年1月,欧盟通过了反避税指令,把英国土豪最喜欢用的一些避税手段定为非法。这个原本预定是在 2019 年实施,后来延期到 2020 年。所以你看是不是很巧?他 2016 年1月的时候出现反避税指令, 2016 年两个礼拜之后,英国国会就通过要公投脱欧,公投脱欧之后。Theresa May 因为知道脱欧对英国非常不利,所以一直设法减低它的损害,但是拖到 2019 年不能够再拖了。为什么不能再拖了?因为那个时候反避税指令马上要执行了,所以她就被推翻了、就被土豪派推翻了,推翻以后换上土豪派的代言人Johnson,Johnson 马上就不管三七二十一,硬是先脱欧再说。

你可以回顾当时的细节,根本就是硬闯,就是所有的谈判、细节、法规都没有搞好,但是先拖后再说。这原因很简单,因为那个反避税指令已经要生效,所以必须要出现。当然你这样子硬闯的话,这个人只是一个傀儡,是用完就可以丢掉,所以他们也就马上就开始培养接班人,也就是 Truss 。Truss其实在去年年底就可以确定是今年会升任首相。为什么?因为我说过的那 10 个新闻频道,全部都是在 12 月的时候就开始吹嘘 Truss 有多么多么多么的了不起,然后把 Truss 在国外出丑或国内说错话的事情都开始掩盖。这种待遇是只有自己派系的首相或者是首相的候选人才能够享受。我相信在台湾这个自由时报对民进党的领导或者肯定后任领导也是有同样的待遇。

唐湘龙 20:14
当然,呵护有加,努力造神。

王孟源 20:19
所以你可以从这些就可以看出这些真正的权力阶级,也就是掌握这些媒体喉舌的人,他们的想法、他们的棋局的布置。所以 Truss 一上台,在一个半月前上台,你事实上可以预期她一定会推出减税。这里的问题不在于她推出减税是不合理的,就是从她的观点来看,她的政治环境还有它的权力运作的模式来看,完全合理。问题在于天时地利已经不在了,对不对?美国跟欧洲在 70 年代一直到 80 年代早期,通过了一段很长的通胀危机,这也是因为美元体系上一次在越战之后必须要推翻布雷顿森林的体系,所以开始拼命的印钞票,所以造成了一个 10 年期间的通胀危机,后来解决了之后,后来真正解决是把苏联给打垮了,然后吸收了苏联的所有的资源跟财富才真正彻底解决。要不然在 80 年代的时候,美国的危机感也是很深的,虽然它通过非常高的利率来控制了通胀,但是美国 80 年代其实是危机四伏,觉得在军事上有苏联、在经济上有日本来威胁,他真正的觉得又凌驾在全世界之上是在 90 年代,就是冷战获胜,几万亿、几万亿的红利流入欧美的经济体系,那个时候他们才完全恢复。

正因为如此,在 80 年代、 90 年代、 00 年代到 10 年代这样 40 年,他们因为这个天时地利的关系可以搞这些减税,其实就是图利富豪,对不对?我从一开始就说,这其实是土地富豪的事情,实质上看起来好像是利润极大的增加了,实际上是掏空自己的实体经济,把它让渡给南韩、台湾跟大陆。这些实体经济当然看起来利润不高,而且很累、做起来很累。但是你一旦只剩下金融的话,到最后这个自己的体质越来越虚。所以事实上我在三年前就已经预言,因为在过去这 14 年他们的钞票印的太多了,比 50 年前印的还要多,所以下一场经济危机一定是通胀推行的经济危机。这个通胀推行的经济危机,他们除非能够转嫁到外部,要转嫁到外部不能够凭简单的转嫁,就是 2008 年后的 2000 年那样的转嫁,而且必须是像冷战结束后那样子,把一个主要的世界经济集团彻底的解体,就是像30 年前解体苏联那样。所以你看到今年他们挑起俄乌冲突,美国并不是指望乌克兰能够在战场上打赢,他指望的是靠经济制裁来摧毁俄国的经济,然后造成俄国的民意沸腾,推翻 Putin,然后推完 Putin 政权之后,才能够重复 30 年前肢解苏联的那些获利,这是他们的计划。

但是因为 Putin 已经准备了很久,他其实是从 2004 年就开始准备,到 2014 年上一次的乌克兰危机,他觉得自己还准备不够,所以又拖了 8 年,所以这一次他在乌克兰是有恃无恐,他在这个金融、货币、经济战线大获全胜。这样一来,在这个通胀性危机的打击之下,这个美国所领导的这个所谓的 golden billion,就是美国体系下拥有高科技的,刚好台湾是这个 golden billion 的吊车尾,就是愿意听美国的话,所以美国容许他们有高科技工业的那 10 亿人就必须要内卷,尤其是在货币跟金融上的内卷。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英国还在做急剧的减税,这简直是自杀。因为他搞脱欧搞了 6 年其实体制已经很弱了。而且它的规模原本就是这这 golden billion 里面的 4 个集团最小的。这 4 个集团是哪一个?美国当然是主体,其次是欧盟、日本跟英国,对不对?这 4 个里面原本英国就是最小,最小的再加上 6 年是最弱的,你现在还在胡搞,那当然这个玩了 40 年的减税游戏就一下子忽然玩不下去了。这个问题就是马上的出现了一个汇率跟债券利率的双重危机。所以她在 9 月 23 号推出这个减税方案之后,当天就出现了危机,然后隔了几天他们的中央银行就必须要出手拯救。出手拯救是什么?还不是印钞票,就是从原本在升息控制通胀,突然一下子要转过来继续做量化宽松。我为什么讲了这么多?因为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是,虽然他这个用量化宽松暂时的把这个危机往后拖下去了,但是很明显的通胀还是在那里,这就是为什么我说这一次通胀危机他们必须要内卷的原因。

就是因为他们过去 40 年是,“出了什么问题,就靠印钞票解决”。但是通胀的本质就是你原本就是靠印钞票去搞出来的,你没办法再靠印钞票来解决这个问题。所以,他这个暂时的拖下去之后,这个 Truss 背后的那个土豪派所掌控的那些主流媒体没办法,纸包不住火、压不住,全世界包括 IMF,包括国外、美国人都在批评他。这样子一来,金融系就觉得有机可乘,所以发生的什么事情就是刚好一个多礼拜前,中央银行行长代表金融系出手,他说到刚好 10 月 14 号是上一个礼拜五,他会停止救市。因为有很好的借口嘛,大家都批评我这样重新量化宽松会让通胀更为严重,那我就适可而止,救市两个多礼拜就结束。这样一来就造成了危机。而且当时的Truss 的财相 Kwarteng 刚好是在美国开会,所以他没办法应对,他急急忙忙的礼拜五紧急结束开会,然后飞回去,飞回去当天就被解职了。解职时候就已经是弃车保帅了,这个时候 Truss 要辞职已经是难免的。

他们的问题就是在你刚讲过的,为什么 Truss 没有当场就被强迫要辞职?就是你刚刚讲的,因为现在这个选举的话,如果保守党去马上提前大选的话,马上工党就上去。所以保守党在上个周五之后,过去这一个礼拜还是在想方设法能拖就拖,而且问题在于他们这个金融系虽然是出手把它搞掉,我原本上个周末还觉得既然他们敢出手搞掉的话,应该是有把握能够获利才可以,就是至少能够当一年,但是后来去看不是这样子,因为接任财相的是谁?这很明显的是土豪派也知道,金融系给出手搞他们,所以存心要报复。就是我宁可放弃政权,但是也不会要交到 Sunak 所代表的金融系的手里。因为你看看他交给的财相是谁?Hunt 是白左派,然后还有那个 Penny Mordaunt,也就是几个月前选举的时候异军突起的,那个也是白左派。所以你看现在他们这个局势就变成很微妙,因为是三方竞逐,就是这个白左派认为有机可乘,可以在两大派系互相不满的之际来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另外一些方面,土豪系还是有些人不愿意就直接释放权力,所以才会有让Johnson 回锅的这个说法,因为土豪派没有其他的人派的出来了。他那个储君刚刚上任 45 天就下台。

唐湘龙 31:29
就夭折了。

王孟源 31:33
他只好找上一任的来,所以目前这个局面就很微妙。我觉得其实最可能的是白左派跟土豪派有妥协,但妥协的结果不一定是 Johnson,也不一定是 Penny Mordaunt,但有可能会这两个选一个,然后 Hunt 连任财相这样,就是金融系虽然是出手把 Truss 搞掉了,但是没有得到什么实利,对不对?保守党会尽可能的拖到 2024 年在大选,就是因为他们的法律规定是至少每 5 年要一次大选,他上一次大选是 2019 年,是吗?所以还有两年。你反正一大选就一定会失去政权,还不如自己派系里面妥协一下。这 3 个派系里面虽然白左派是最弱,但是现在土豪派变成人人喊打的老鼠了,所以他们有可能胜出,就是 Penny Mordaunt 有可能胜出成为首相,然后最可能的是无论 Penny Mordaunt 胜出或者是 Johnson 胜出,我觉得 Hunt 都有可能要连任财相。

俄乌战场



唐湘龙 32:52
好的,我们回头来看俄乌战争。从英国的角度谈起,英国是所有的欧洲国家里面,老欧洲里面对这场的战争的参与度最高的。不管是摇旗呐喊,Boris Johnson三度到基辅,你就知道对基辅所表达的那种的赤诚。当然英国它有一个潜在的角色,北约虽然在带头的是美国,可是美国毕竟不是欧洲国家,实际上北约的发起,北约的运作,英国是关键的角色,所以当欧洲有战争的时候,英国的重要性就是提高了。

从传统上面,刚刚的孟源分析的英国的历史,其中有一个历史就是英国长时间跟欧洲之间的战略,英国的态度只有一个,就是唯恐欧陆不乱,就是欧陆一定要保持混乱的状态的时候,英国的存活跟筹码才会达到最饱足的状况。好,现在俄乌战争,我估计不管是谁来当首相,英国的传统的战略,美国在利用英国,用英国当做是在欧陆的纠察队继续打乌克兰战争这态度不会改变。可是最近俄乌战场上面的情势出现了变化,那对俄罗斯来讲也征兵了,也发布戒严了,我们看到不管是中国也好、印度也好,都开始有一些所谓的撤桥的呼吁或者是动作。在科尔松地区来讲,看起来大战一触即发,到底现在乌克兰战场上面,因为以基辅来讲,现在所采取的态度是一种所谓的战场静默,泽伦斯基讲的就尽量不发布跟战场有关的讯息,那现在的这种的战场的静默,使得大家对于到底战争的现场现在的情况如何,大家就开始有一点点的犹豫,觉得讯息当中变得不是这么的确定。究竟现在在乌克兰战场上面的进展如何?接下去的发展会如何?大战要开始了吗?

王孟源 35:15
我先谈英国在俄乌战争有昂萨集团对外战略上的角色,就是土豪派向来都是最坚持继续玩这个离岸平衡守则,就是英国自从有三四百年的离岸平衡政策。你可以看到英法百年战争,其实也就是离岸平衡守则的滥殇。所以土豪派的 Johnson 跟 Truss 都是乌克兰最积极的支持者,但是白左派其实是由犹太跟美国来间接控制,所以他也不会改变这个政策。对俄乌政策非常的鹰派,自然也就是对台海形势跟东亚的形势也是鹰派,因为这个是同一个思路。

所以唯一有可能对外比较温和,然后对转而关心自己内政的反而是 Sunak 昂萨本土的金融系。但是我刚刚已经解释了,他们这次不太可能胜出了,看起来不太像是会胜出。所以基本上英国的这个对外政策,无论是土豪派胜出,还是白左派胜出,还是工党兼任,因为工党现在是白左派掌控,对不对?它的这个对外政策都不会温和化,就是你可以在预期未来的2到 3 年,他们不会有觉醒,不会有改变。这里的一个很大的变数就是因为女王过世了,女王过世了以后苏格兰公投就得到了另一个新的推力,这也是我已经讨论了 3 年的事情,目前最新的发展是他们已经上诉到最高法院,就是苏格兰有他们的自治议会,这个自治议会是由苏格兰国家党所主控,是他们有绝对多数,他们就想要再搞一次公投。

目前的争议是:英国的真正的国会不容许他们公投,因为是保守党主控的。英国的保守党主控了他们在伦敦的国家议会,所以不让他们去再一次公投,苏格兰就说我们只做一个民意调查的公投,就是没有法律约束力的公投,英国的保守党还是说不行,我说不行就是不行。这就是所谓的民主跟地方分权的真相,就是我用来搞别人的时候可以,我自己出问题的时候就不行。所以这个苏格兰国家党就上诉到最高法院,说我现在只要搞一个公投,但是只是民意调查,没有任何法律约束力。我一个已经地方分权的地方议会怎么会没有权力搞民意调查呢?当然他们的所谓法律独立,这个也只是骗人的、骗小孩的,实际上都是幕后搓圆子汤搓出来的。所以这个他们会不会真的要拉下脸来,就说硬是说这个连民意调查也不行?这个也有可能,但是目前保守党的,我刚刚已经说过,已经是人人喊打的老鼠,他们目前的民调还不到 20% 的支持率,所以他们这个对最高法庭还有多少的掌控能力很难说。我们乐观其成,就是如果最高法庭容许的话,公投应该是在明年下半发生。

唐湘龙 39:36
明年 10 月。

王孟源 39:38
明年下半发生。公投通过以后,如果公投通过以后可能还要再吵一阵子,然后大概 2024 年正式独立,这个 机率已经是超过 50%。所以我先讲一下。就是英国的对外的政策,就是掌控唐宁街 10 号的人,在未来三年仍然会是对外的鹰派,但是问题是他自己的这个国家,它的内部的结构有可能会分崩离析,就是超过一半的机会会在两年内分崩离析,这个也是我过去 3 年一直讨论的事情,大家可以到我的博客参考。

在俄乌战争,我想提一下这个俄乌战争我在过去几个月上你的节目,甚至更早,在俄乌战争一开始我就已经讨论过一些很奇怪的事情,就是 Putin 这一次出手,他的在战略上跟战术上都选择了很多明显不是最优解的事情,违反了孙子兵法的模式。一个最明显的是:他动手之前只调用了 10 万的正规军,我已经反复的说过了,你这个规模的战争需要 40 万才能够好好的打,所以在2月的时候我就说,包括我在内的很多懂军事的人都说不可能打的起来,为什么?因为你需要 40 万人的战争,他只准备了 10 万正规军在外面做演习,这完全不够,结果他硬是去打,所以我们大家都眼镜掉了一地,对不对?打了以后,你硬是去打,那当然后果就非常的不利,头 6 个礼拜他们就损失了 1300 个阵亡,为什么阵亡?因为它的补给线太长了,他没办法真正的占领那些土地,所以他只占领了那一条公路,在公路上运输的时候就被乌克兰的步兵小组很简单的伏击,所以那时候看到有很多装甲车跟运输车被飞弹打烂的情形,对不对?然后到了3月底,他这个威逼乌克兰和解的企图被瓦解了,就是那时候是Johnson飞到基辅去跟他讲,“你不能够跟他和解”,你要是和解的话我们不做任何保证,你等于是我完全被俄国人控制这样。

所以从4月开始,它又转化成用炮兵,慢慢的消耗乌克兰的军力。有一段时间看起来他做的不错,但是到了8 月之后战局又逆转。事后我们可以发现它逆转的原因是什么呢?就是他派出的这 10 万正规军其实是俄国的募兵制,俄国并不是纯募兵制,他的募兵出来的这个职业军人其实只占部队的少数,它整体是一个防御的态势,跟美国这种进攻态势的体制完全不一样,美国是全募兵制, 100 多万人的部队,每一个都是募来的,就都是志愿兵。所以你既然是志愿兵,总统一指命令就可以派你到任何地方去做侵略、做打仗。但是俄国真正能够成建制派出国境之外打仗的,就是他的法律明文规定,义务兵不能够出国境去打仗,只能够保卫自己的国民。他当初只派 10 万正规部队,原因就在于能够成建制出去的志愿军就只有 10 万,而且这个合同里面说的很清楚,就是你在国境之外作战有一个限期就是 6 个月,所以你从2月底打到8月的时候这些合同都到期了,这些人你说你再怎么爱国,但是每天这样子辛辛苦苦的冒着枪林弹火,他们后来统计是死了大概将近 6000 人,包括头一个月的那 1300 人。你说 10 万人里面死了 6000 人,这是 6% 的死亡率。你说一般的这些志愿兵会自愿的再签延期吗?我想大部分人是不会的。所以他在 8 月的时候就出现了兵力严重萎缩的问题。

然后你知道乌克兰的作战除了财务跟后勤资源是靠北约之外,其实依靠北约最有效的一点是他的情报。就是北约的卫星还有电子侦察体系,一旦俄国的部队开始萎缩,然后你搞出空城计来的时候,北约看到一清二楚对不对?所以我们过去这一个多月所看到的这个进攻,事实上就是乌克兰看到通过北约的情报,所以看清楚他在俄国的俄军的布置非常的虚弱。你说在 Kharkiv 那个大撤退,他明明就是只有一两千人,守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那个可笑到极点了。为什么?因为一个次要方向。它为什么是一个次要方向?我上个月已经跟你讲过了,他那个时候被占领的最大的城镇是哪一个?Izyum。Izyum 的人口在战前只有4万,后来一个月前我上你节目之后,我说他会退到后面的一条大河,然后事实上他又从那条大河退了大概 50 不到 100 公里,到另外一条比较小的河也是同样南北向。

这个就近一次的撤退呢,损失的最大城镇是哪一个?就是 Lyman,Lyman 比 Izyum 要小,他战前的人口只有 15000 人,他的意义纯粹是历史性的,就是 Lyman 是因为在十月革命的时候曾经有历史性的出现,就像我们这边讲武昌革命,所以武昌是有革命意义的,Lyman 那个也是一样的。事实上它是一个很小的镇, 15000 人的镇,你看这有多小?这放在台湾台南这边都根本是连镇可能都说不上。你如果去看过去这五、六个礼拜俄军撤离了,虽然是 1 万多平方公里,但它损失了哪一个?哪一个人口中心一个都没有,最大的就是Izyum,就是Lyman,也就是因为俄军的将领,他知道自己的兵员一下微缩了,微缩以后就变成乌克兰进攻的绝好时机,所以他必须要放弃一些守地,也就是以空间换取时间。

换取时间的意思是到哪里?就是要到 10 月雨季开始。我这边雨季我必须要讨论一下。我谈雨季当然是指军事上的雨季,你如果是一个小学生的话,你要知道乌克兰的雨季,你可以到 维基百科上面看一看乌克兰的雨季,你会发现它雨量最高的是7月跟8月,但是那个是农业上的雨季,不是我谈的那个雨季。你如果对军事有任何一点的接触就会知道,在二战的乌克兰的战场从 1941 年打到 1944 年,打了 4 年,他们反复的谈的雨季就是秋季雨季跟春季雨季就是泥泞的时期,秋季雨季就是 10 月跟 11 月,春季雨季就是3月跟4月。为什么呢?因为乌克兰夏天下雨,跟我们台湾这里下雨一样,是暴雨,这个雨下来以后,大部分没有时间渗透到土壤里面,很快就流失,然后大太阳一晒,土地就干了。所以土地泥泞一两天的事情,你真正要看这个军事上意义的雨季是你土地的泥泞的程度是不是占天数的多数。你如果去看乌克兰气候的阴雨天的天数,它其实很明显的有两个季节,一个是 10 月中到4月中,这是他的雨季,他的阴雨的天数占多数,然后另外的那 6 个月他的阴雨天数占少数。然后因为从 11 月底,就是 12 月初到2月底是冬天,所以下的这个不是雨,而是雪,然后地面会结冰,所以冬天反而是可以机械化作战。真正不适合机械化作战的就是 10 月中到 11 月底,还有3月初到4月中这两个时间。


我刚刚说过,今年年初俄军在做第一阶段作战的时候,他们补给线拉得很长,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那个时候也刚好是雨季,因为他从2月底打到3月底,3月也刚好是雨季,所以他的那些装甲车什么的不但是因为数量不够不能够全面占领,而且事实上气候的环境也不容许他越野,所以就必须要沿着公路对不对?沿着公路的话就非常容易被伏击。所以你现在是半年后了,反过来是俄军的将领一看,反正到 10 月中以后,土地就完全是泥泞的,这个乌克兰的攻势反正一定是会因而停滞,所以你放弃一些空地给他们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反而是对方要去在阴雨天之下守泥泞地里的战壕,这是对他们的士兵的士气的另一层的打击。补给上也是非常的困难,对不对?

很明显的,我之所以会改变看法,就是原本你我刚刚说过,俄军所做的这些战略跟战术的运作就是遵循速战速决,你如果去看孙子兵法里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速战速决,对不对?它里面讲说没有一个长期的战争是好的战争。里面是怎么讲的?但是这是孙子兵法里面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结论。你就必须要问你自己为什么会这样?他在第一阶段的时候没有派足够的兵力,还可以说是因为他不确定能够挡得住欧美的金融打击。这个我刚刚也讲过,欧美很明显的真正的主战线是在金融经贸上面,在 2 月、3 月的时候还不确定能够挡得住,那个时候还可以说的过去,说他试图要提早和解,但是到了4月跟5月的时候,已经很明显的俄国中央银行大获成全胜。真正在经济上会出问题的是欧盟,尤其是德国。这个时候 Putin 还不征兵、还不动员就有点奇怪了。我也纳闷了几个月,然后一直到上个月我才想通,原因是俄国本身的民意被渗透,在过去这 30 年被西方的传媒渗透的太深了,所以他完全失去了对国家民族的认同。Putin 在这一次的作战,它最重要的任务其实是重建俄国百姓俄国人民爱国的精神。

你如果去看俄国的历史,俄国这个国家跟他的民族。素来这个国家民族的意识的核心就是卫国战争,对不对?第一次,第一次的卫国战争是在拿破仑, 200 年前拿破仑的战争,第二次的卫国战争就是二次大战。你如果真正看他们的社会风气、文化、历史传承,所谓的国家意识都是围绕着被侵略然后反击。所以 Putin如果真正要想重建一个健康的国家,民族意识的话,很明显的这个最佳的路线就是重复过去两次卫国战争的经验来唤醒民众,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要提醒国民,侵略者是外来的,不是他自己。所以这才解能够很好的解释为什么他对乌克兰的民用的基础设施会这么的温和,对他们的 collateral damage 就是人民的附加的伤亡非常的小心,宁可军事上失利,事实上军事上早期的军事失利是他们这个卫国战争的叙事里面的一个重要部分,牺牲的那 6000 人是为了要唤醒国民。

而且我想特别讲一下这个,你可以说他是要争取民意,但是这跟西方社会里面所谓的民意是两回事。西方社会的政客争取民意是为了要争取临时的支持,以便自己为自己牟利。Putin 的重点是要在教育民众,就是不是为了讨好民众,而是要把民众的意识扭转过来,正确的认知国际的情势。这个我在博客上有人问说 Putin要争取民意,是不是跟拿破仑三世在 100 多年前讨好法国国民有类似?我说那是在胡扯。拿破仑三世是靠着减税,然后刺激经济,来收买人心来保障自己的政权,Putin 跟保障政权没有什么关系,这个是完全是为了建立新俄国。所以在社会风气上你必须要做第三次的卫国战争。要做第三次的卫国战争,但是在表面上又是俄军进军到乌克兰境内,所以这才是让他撤手撤脚的真正的原因。

我一旦看到他一次动员 30 万,就很明显的了解,这必须是事实真相,为什么呢?你算一算,他现在这个既有的可以动员的正规军志愿军是 10 万,稍微缩减了一点,然后动员 30 万,然后再加上志愿军,现在各州都派出志愿军,加起来有七八万。这全部是不是刚好 40 多万,对不对?我从战争一开始就说这场战争要认真的打,你需要 40 万的兵源。

唐湘龙 57:44
现在在国际上面在对这样俄乌战争来讲有两个气氛正在酝酿,一个就是说最后的决战的时刻是不是快要到了,这个决战对哪一方比较有利?第二个就是说俄罗斯有没有可能引发在乌克兰战场上面的就是核武器,就是说有关于,就是说核武器的使用在这场的战争当中可不可能出现,这两个问题,你怎么看?

王孟源 58:21
我们先谈未来这几个月我的预期,就是一旦俄军能够派出四十几万的部队,你要了解目前的战线是 1000 多公里,将近 1500 公里,但是俄乌的边境还有另外的 1000 公里,是大家没有什么派兵就是沿着边境干瞪眼。白俄罗斯跟乌克兰还有另外的 1000 公里的边境,就是另外还有 2000 多公里的边境,而且基辅很靠近这些边境,对不对?他们2月底到3月的时候,俄国就凭着威胁基辅,长驱直入去威胁基辅来试图以战逼和,所以你一旦有了 40 多万的部队,就可以完全利用这 2000 多公里的边境来进攻。所以我认为在2月底之前俄军会获得相当可观的胜利。

这个胜利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他会将乌克兰的部队完全逐出东乌四州。你如果去看现在的地图的话,乌克兰的东乌兵团,就是原本那 8 万的精兵,现在还是盘踞在 Donetsk 中。他的这个大本营,后方的大本营就是司令部的所在,Kramatorsk, 也是在 Donetsk 里面。所以要收完全收复东乌四州其实不是很简单的事情,你必须要完全歼灭或者完全击溃他们的东乌精锐兵团。但是我认为这个第一层的胜利条件,俄军在 2 月底之前完成的可能性在 90% 以上。为什么呢?因为你有 40 多万的部队,这时候它的兵力对比到达了 1:1。我们看 1941 年德国 Operation Barbarossa 图袭苏联的时候,它的兵力对比是 4:3,但是在组织训练跟准备程度上还有空优上远高于苏联。现在你如果去看俄军,在组织训练跟准备跟空优的压倒性优势上比当年 1941 年的德军还要高,所以不需要 4:3,1:1也可以在局部造出 2:1 或者 3:1 的优势,轻松地击溃重点部位。所以我认为在 2 月底之前,完全消灭或击溃乌克兰的东乌军团的可能性是在 90% 以上。

第二层的胜利就是再进一步,这在完全收复东乌四州之后,再占领 1 州、 2 州或者甚至 3 州。这里面最重要当然就是 Odessa,这个可能性我认为在 60% 左右,要看俄军的实际执行结果。然后第三层的胜利,这个也就是因为乌军的大幅溃败会导致乌克兰高层政权的更迭,而且可能会寻求若干的和解。这种完全战略上的胜利我觉得就比较困难了,比较难说,可能是在我,我估计可能性是在 30%,或者略低一点。所以有这三层的考虑。

核战的这个问题,你如果回头去看,其实在 1 月战争开始之前,Zelensky 已经要求北约准备动用核武器,然后开战之后很快的波兰的实际执政人,也就是他们执政党的党魁也建议部署核武器,然后使用核武器来对抗俄国。然后来是英国的 Johnson 跟 Truss,那时候还是外相,也建议要使用核武器来打击。你如果去看 Putin的回应,他是忽然到了 9 月中,也就是决定要动员而且吞并东乌四州之后才主动说,主动高调地对媒体说,我们有很多核反击的手段,我们不怕你的核打击。这个我觉得很明显的是 Putin 认为自己到 2 月底之前很有可能会完全击溃乌克兰政权。我刚刚分析有 3 个层次的胜利,但是我认为无论是第一层,第二层还是第三层的胜利,美国在绝望之际都很有可能会动用战术核武,或至少会考虑动用战术核武,所以我觉得是Putin 在未雨绸缪。我们现在讨论这个核武吗?真正准备要动手的不是 Putin,而是普京觉得我在乌克兰未来几个月会很快的很戏剧性的扭转战局,到时候北约就会狗急跳墙想要以核武,所以我事先把这个话题丢出来让你讨论一下。

尤其你可以看到现在民主党政权因为其中选举,这个通胀始终居高不下,它的这个选情在今年夏天因为炒作堕胎的问题,有稍微回缓一段时间,但是现在又越来越不利了。共和党本身其实也有很大的内讧,就是他们的建制派不愿意看到 Trump 领导的那些民粹派的候选人当选,所以有意的去扯他们的后腿,所以那也帮助民主党的选情。但是现在的经济态势实在是太不乐观了,你不要说美国了,这个欧盟更惨,然后英国又比欧盟更惨。在这种条件下,这个我觉得拜登已经是很绝望了。你可以看出过去几个月已经有很多绝望的手段,比如说他跑到沙乌地阿拉伯要求供油,这个是为了期中选举之前赶快解决能源问题,结果失败。

现在乌克兰已经到了雨季了,结果他在 Kharkiv 那边占领了一大片空地以后已经无力再推进。你如果去看细节的话,现在是俄军开始反过来收复一些 Kharkiv 的领土。那为什么呢?因为他把那个部队从 Kharkiv 那边全部又转移到 Kherson 那边这为什么?因为美国人跟他讲,你占领了这一大堆空地没有意义,我们的宣传了一个礼拜以后,老百姓就不管了,你必须要占领一个大城市。他最可能占领的那大城市就是 Kherson,所以他把 Kharkiv 的部队又全部调到 Kherson 那边,现在拼命打,可是 Kharkiv 刚好雨季,因为我想是因为气候变化的原因。今年的雨季来的比平常晚了两个礼拜,就是今天开始才开始下大雨。所以乌克兰这一次要赶在 3 个礼拜之后,就是美国大选是 3 个礼拜,要赶在 3 个礼拜之后就拿下 Kherson 基本上是不可,但是他还是尝试,因为美国人教他尝试嘛,对不对?布林肯打电话叫你说,我不管你们死伤多少,反正你们要试图占领 Kherson,一旦如果能占领 Kherson,民主党的选情就能够起来,就可以大做宣传。因为 Kherson 是不但是一个主要城市,而且是已经独立的,是投票出来要并入俄国的一个主要城市。

所以我目前看到的有关你刚刚问的这个核子战争的问题,还有这个战事的发展,我想到这里应该是很明显的,大家应该了解到一个转折性的改变即将到来,也就是我们到 11 月底、 12 月初俄军会发动总攻,然后在总攻之后,未来的那接下来的那三个月,我们会看到很快的、很明显很戏剧性的战局反转。

唐湘龙 01:08:20
好,今天我们谈的两个大的段落,一个是英国的,英国现在的崩溃式的反应,这个对于欧洲政治来讲,不止对英国影响很大,对欧洲政治的影响会非常的深远,也会直接影响到在俄乌战争的后续的推进。第二个部分,我们谈到了这场的战事,因为大家高度的关注,毕竟已经耗了这么多的时间精力,同时现在对于强权国国家来讲,几乎已经把面子里子都已经赌上去了,到底在战场当中的推移如何,这大家是高度关注的。西方的媒体的叙事每天都是俄罗斯快崩溃了,普丁快崩溃了,这种的讯息。但是刚刚的孟源的分析告诉大家,接下去的这一两个月,大概你会看到的,俄罗斯比较建制性的、集体的有计划的反攻,大概在 2 月份的时候会出现了根本性的转折,就是比较完整的、有具体成效的胜利大概会在明年 2 月份左右会出现,对吗?

王孟源 01:09:30
我想这边加一句话,就是从事后来看 Putin 的这个战略计划,这个战略政略计划其实是很高明的,因为俄国真正的危险从来就不是军事,连美国自己在事先都没有预期乌克兰能够在军事上获胜,对不对?他们真正的打击是在金融跟经济层面,但是俄国先在经济跟金融层面战胜西方集团,然后接下来的过去这 7 个月其实是集中在美国人没有预期的外宣战线上,然后在第三世界的这个宣传外交上面大获全胜。

正因为在军事战线上俄方有恃无恐,你即使是拖个一年半载,表面上好像是战事僵着,事实上俄军不可能失败,对不对?所以他这样子把在这个局势的演变造成欧美国内的压力。因为你看看我刚刚提到的有关美国大选的事情,造成这些政权在绝望之下不得不孤注,一直把希望完全投注在军事层面,而这个军事层面是俄军占领不败之地的。这个在战略跟政略上就非常的高明,对不对?你看他这样引导下来,美国在一年之前做这个计划的时候,而且我说美国在一年多前就已经计划好了,为什么呢?因为他从阿富汗撤军了,阿富汗打了 20 年,一直都不撤军,明明就是不可能打赢,为什么不撤军?因为军工集团要钱,你不能够没有战争,军工集团会同意让你撤军,为什么?你必须要...

唐湘龙 01:11:37
有另外一场战争

王孟源 01:11:38
马上要开始打战。他在一年之前就已经准备,要作战的时候,是没有想要在军事战场上打赢的,但是 Putin故意的示弱,这反而才是符合孙子兵法,“能则示以其不能”。这是孙子兵法里面这个欺敌的一个非常高明的手段。已经不是我们简单的说速战速决这种基本的原则够涵盖的。所以我觉得你现在回头去看,他表面上似乎是违反了孙子兵法的原则,实际上是运用的理念更高。

唐湘龙 01:12:27
感谢部分略过

唐湘龙 01:14:00
龙哥能不能每个月加开一档专门的王博士?我不是说了吗,不是我的问题,他是很内向很谨慎的人。

王孟源 01:14:13
我的原则是我要阅读 20 个小时我才愿意发表1个小时,我不是空口说白话的。我刚刚在节目里面批评说小学生去查雨季,其实你看看目前台湾的政坛,愿意去把基本事实到维基百科去查一查的,已经算是好的了。


感谢部分略过